“化学水质量稳定,这个月目前累计节约淡化海水9752吨。”瞧,孙会勇瞬间就给出了答案,因为他知道这段时间以来,姜艳明组织车间对新装置工艺进行了“大动作”,目前正是验证效果的关键时期。
说起新装置工艺调整还要追溯到去年,为了把富裕的淡化海水处理成化学水,水处理五车间新建了一套化学水装置,化学水产能从700吨/小时提高到1020吨/小时,为此停掉了两套生产化学水老装置,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。新装置首次采用了“双膜”处理技术,经过半年摸索调整,生产和化学水质量指标趋于稳定。但是姜艳明发现每月用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的清洗就要消耗3万吨水,这成为他的一个“心结”。
每隔四个时清洗一次反渗透膜,每隔35分钟清洗一次超滤膜,姜艳明发现这样的清洗频率是造成水量居高的“元凶”。调整清洗频率,就要调整工艺参数,对于新装置来说就是“冒险”,一旦生产出现波动直接影响化学水质量指标,对前方生产装置生产造成很大影响,因此调整过程必须万无一失。
“反渗透与超滤是上下两个工序,膜清洗间隔时间必须同时调整,否则极易造成水箱满溢,影响装置生产稳定。”尽管难度很大,姜艳明还是决定尝试调整。
“把反渗透膜的清洗时间延长10分钟,密切关注超滤工序水箱水位。”年初姜艳明带领技术团队集体上阵,为了确保生产稳定,他们决定以分钟为单位,慢慢调整。
“不好,超滤水箱水位接近警戒线!”2月份正当调整顺利推进时,意外发生了。
“马上调整反渗透膜的清洗时间!”姜艳明发现在时间调整上有点“操之过急”,下道工序一时无法适应,造成“险情”。
反渗透膜间隔清洗时间延长到8小时一次,超滤膜清洗间隔时间延长到1小时,每月清洗水量减少了一万吨,4月初车间传来喜讯。
“这个数字,我还是不满意。”对于新装置来说,水耗减少三分之一已经属于大突破,但在姜艳明看来2万吨水耗仍是大数字,他不甘心,新的调整方案正在酝酿中。